唐高宗李治,字为善,唐代第三位皇帝,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出生,唐太宗第九子,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。
李治于贞观五年封晋王,七年,遥授并州都督。太宗晚年,太子李承干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。十七年,李承干谋杀李泰未遂。事发,太宗废太子承干,罢黜魏王李泰,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。期间,李治在侍奉太宗之际,武氏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。二十三年五月,太宗去世,李治即位,是为唐高宗,时年二十二岁,次年改元永徽,唐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。唐太宗死后,武氏依唐后宫之例,入感业寺削发为尼。
高宗在即位之初,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,与李绩、长孙无忌、褚遂良共同辅政,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,奉行不渝。训令纳谏、爱民,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:“事有不便于百姓者,悉宜陈,不尽者更封奏。”
并日引刺史入阁,问以百姓疾苦;训令崇俭,高宗即召令:“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。”
后宫之中,王皇后无子无宠,萧淑妃不但生有一子,而且天资聪慧,深得高宗喜爱,为此,王皇后十分憎恨萧淑妃。太宗祭日时,高宗去感业寺行香,遇到了武氏,二人相对而泣。王皇后闻知此事,暗中让武氏蓄发,劝高宗将其纳入后宫,想用武氏离间萧淑妃之宠。不久,武氏便备受宠幸,被封为昭仪。
色友点评 (3)